|
|
|
|
當前位置:首頁
> 心臟中心外科
> 科室簡介
|
|
|
|
科室簡介 |
專家教授 |
科室動態 |
|
|
一、科室概述 空軍總醫院心臟中心外科起步于1960年代,在國內屬于最早開展心臟外科手術的綜合性醫院之一,1970年代就開始開展體外循環下心臟直視手術,1987年成立獨立的心血管外科,成為空軍心血管外科專科中心。近年來,為了緊跟國際發展趨勢,更好地開展心血管領域的新興技術,醫院打破了傳統的界限,將心臟內外科融合為心臟中心發展,,既方便患者又有形成了交叉發展優勢,使許多優勢項目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在心血管外科專業方面,心臟中心外科團隊已經在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冠心病的外科治療上形成安全、高效、經濟的流程,治療效果居國內先進水平。近年來,又相繼開展了胸主動脈瘤、腹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及周圍血管的手術和介入治療,同時在雜交手術方面迅速突破。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以冠心病外科治療為特色的保健、醫療、教學、科研全面發展的局面。人才梯隊建設合理,既有經驗豐富、譽滿全國的老專家、教授,又有年富力強、技術過硬的學術帶頭人。醫生中碩士、博士所占比例達80%以上,護理隊伍年輕、有朝氣、素質過硬。
二、技術配置與人才優勢 中心有先進的導管室,配置齊全,如血管內超聲、床旁超聲、電生理標測等,有專業的技師與護理團隊,建立了綠色通道,可以急診解決心血管急癥。心臟中心外科有專業的麻醉與體外循環團隊,善于高齡及嬰幼兒麻醉與體外循環。有10張床的心臟重癥監護室,專業團隊,經歷了許多及其復雜的手術病人監護,有球囊反搏、人工肺、呼吸機、血濾機等先進設備。外科醫生團隊經驗豐富,均有全面早期訓練經驗,師從名家,多人曾到國外著名心臟中心進修學習或完成博士后研究。各個專業均有人員擅長。現有高級職稱5名,博士5名,碩士1名。心臟中心外科重視人才梯隊培養,現有專科研究生教育和住院醫師培訓,現有研究生5人,輪轉住院醫生3名。
三、收治病種 1、冠心病外科:可以根據病人情況完成體外循環或者非體外循環下冠脈搭橋術,我們選擇乳內動脈與靜脈相結合的方法,患者痛苦小,遠期效果好,冠狀動脈搭橋術已成為非常安 全的常規心臟手術,技術上已達國內先進水平。 2、主動脈外科:腔內介入治療大血管疾病是我科一大特色,國內領先。對于復雜的病變我們可以施行主動脈瘤/腹主動脈瘤切除、主動脈置換、甚至外科雜交手術。 3、心臟瓣膜外科:對風濕性心臟瓣膜病、退行性心臟瓣膜病、感染性心內膜炎、兒童先天性心臟瓣膜病的治療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善于眾多高齡、心臟巨大的危重病人治療。 4、先心病外科:包括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肺動脈瓣狹窄、動脈導管未閉、雙腔右心室、法洛四聯癥、部分型及完全型房室間隔缺損、三尖瓣下移、右室雙出口、心室雙入口、主動脈縮窄、主動脈弓中斷、大動脈轉位等疾病的手術治療。 5、周圍血管疾病:由于周圍血管病變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機理的同源性,我中心對于合并有心臟疾病的血管病患者,由于我們采取整體治療或者分次期治療,治療效果顯著,手術與介入結合的手段,是周圍兄弟醫院謀求合作的伙伴。 6、微創心臟外科:在北京市率先開展完全電視胸腔鏡下的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修補術。開展的右胸小切口房間隔缺損封堵術、房間隔缺損修補術、室間隔缺損修補術、二尖瓣置換術、腋下小切口動脈導管結扎術,創傷小、效果好,對美觀影響小,術后恢復快。
四、專科發展重點 經過數十年、幾代專家學者的努力積累,心臟中心已經在常規心臟外科疾病治療方面形成顯著的優勢,并且小兒心臟外科、微創外科方面聲譽顯著,高危瓣膜病及肺動脈高壓治療在同行之間都取得高度評價。為了謀求更好、更快的發展,更具我院綜合性特點,經國內頂尖專家論證,目前將冠脈外科、大血管、周圍血管疾病作為重點發展方向。近年來,根據我院及我中心綜合優勢,我們制定了獨特、科學的手術及介入管理流程,從患者經濟效益和安全性入手,建立治療、隨訪整體化概念,效果極其顯著。 追求卓越是心臟中心外科的技術宗旨。我們早期就開展了低體重嬰幼兒先心病、高齡瓣膜病、冠心病手術治療。近年來在大血管腔內覆膜支架治療術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開展了干細胞移植結合介入治療的系統治療,聯合開展了經皮主動脈瓣介入治療。初步探索了一些基本血管疾病的雜交治療。雜交手術室及機器人手術設備正在安裝當中。
五、科學研究 科室近年來多次獲獎,主編或參與專著編寫6部。平均每年約有十余篇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文章在國內外發表,其中有多篇SCI論文。多人擔任雜志編委及國家級基金評委。科室制定的在多個方向的研究課題,注重多學科交叉。多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首都專項發展基金重點項目、軍隊課題的資助。開創了干細胞后時代膜微粒研究、糖尿病骨骼肌代謝的研究等等,臨床上開創了微創橋血管獲取、經皮主動脈瓣介入治療等。研究團隊合理、成果突出。是中華醫學會、中華胸心血管外科學會、中華胸心血管外科學醫師學會、亞洲血管外科學會、全軍胸心血管外科學會、全軍血管外科學會、國際血管聯盟、中國介入學會、中國危重癥學術委員會等的會員單位。
六、學術交流 心臟中心外科團隊是高風險、高強度、高技術、高壓力的學科。由于技術密集型的要求,學習文化是我科的主要的特點。科室自我交流、科室間交流、外請專家交流時常不斷。由于我科病人屬于難度系數大的、多數為高齡,我科定期開展醫患交流會,對改善醫患關系、消除恐懼、快速康復非常有效。 開放式發展是我科發展的宗旨。中心的快速發展引起國內外同行的關注。每年我中心要接待多次參觀學習及學術交流。特別是已經與國外數個心臟中開展了深層技術合作。近年來我們先后與國內多家知名醫院建立了合作關系或協作組,如與解放軍總醫院、上海長海醫院建立血管疾病合作組,與安貞醫院、宣武醫院建立各種學科委員會,與醫科院阜外醫院建立了心血管合作平臺,著名的心臟外科專家王立清教授作為兼職主任,嚴把質量關,雙方優勢互補,使很多疑難病例迎刃而解。
七、參加社會公益 心臟中心外科在承擔國家自然災害醫療救援和軍事任務空運后送等重大任務中表現突出。在汶川大地震中派出4人中堅力量到一線堅持到最后。在國家民政部組織的“共鑄中國心”西部行大型公益活動中,我科先后多人參加,并獲得“先進單位”、“優秀志愿者”、“十大公益之星”稱號。在中華慈善總會發起的“心蕾工程”活動中,我科為數百例患者進行了手術治療,社會反響極大,受到國家與軍隊領導人的高度關注。
|
|
|
|
|